pg模拟器试玩入口: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近日,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逸夫小学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中华百年看天津”为核心脉络,融合“匠心筑梦”劳动实践、“探寻文脉”历史溯源与“漫步古柳口”民俗探访三大板块,引导队员们在实践探索中习得知识,在亲身体验中收获成长。
走进天津博物馆,队员们通过浏览珍贵历史图片、观摩实物展陈、观看多媒体演示,深入理解了天津作为北方抗日重要阵地与近代工业文明发祥地的独特历史地位。此次博物馆之行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致敬,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研学队伍抵达“传承匠心、启迪智慧”民间传统文化劳动研学基地——月桥文化仓。在这里,队员们分组参与了3D打印科创实践与木艺手工创作两大特色项目。
在3D打印科创实践环节,队员们学习了3D打印的基础原理和软件操作。当他们看到自己设计的数字模型逐渐变成实体作品时,都感到十分自豪和好奇。在老师指导下,大家尝试设计出小船、小恐龙等立体图形;当打印机缓缓制作出成品时,队员们都专注地观察,眼中充满对科技的向往。
随后的科学实验环节气氛热烈:“空气炮”体验中,烟圈悬浮空中,引来阵阵惊呼;“人体点亮灯管”让队员们通过手拉手使灯管发光,直观理解了电路知识;“意念击破气球”则让大家通过意念控制装置成功引爆气球,亲身感受到科技的神奇。
在木艺工坊,队员们学习制作木梳。在了解安全准则规范后,大家领取材料和工具,从切割木料开始,细心操控锯子;再到反复打磨表面,直到木料变得光滑平整。最终,任何一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木梳。
研学队伍走进了文化渊源深厚的杨柳青古镇。作为清末民初北方民居的典范之作,石家大院完整展现了天津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队员们穿梭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之间,聆听石氏家族的兴衰往事,了解旧时的社会风貌与生活习俗,感受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匠心与智慧。
队员们从如意大街牌坊出发,漫步乔家疙㾑胡同的古朴砖墙,在仁义胡同体悟邻里和睦、互谅互让的传统美德;途经关帝庙,探寻忠义文化的千年传承脉络;驻足鱼龙灯艺长廊,欣赏流光溢彩的非遗技艺;凝望室外戏台,遥想当年民俗展演的热闹场景。古镇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古柳口的传奇过往。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形式,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逐渐增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本次研学活动让队员们在真实场景中体悟匠心、研读历史、感受传统,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在心中深深埋下了爱国、奋斗、创新的种子。
秋日胜春朝,实践正当时。为全方面提升队员的综合素养,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近日,内蒙航天学校小学部组织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队员们在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启了学习之旅。大家化身小小飞行员,体验一次模拟飞行,圆队员们的航天飞行员梦,让他们体验这一职业肩负的光荣与使命。
最让队员们兴趣盎然的,是“飞行员”职业体验,老师带领队员们学习航空发展史、飞行原理的专业相关知识,让大家探索飞机的内部构造。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握紧操纵杆,完成起飞、巡航、降落全流程。
踏入大盛魁博物馆集群,仿佛穿越时光,走进了历史的长河。博物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生动形象的展示,为队员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的新窗口。队员们好奇地穿梭在各个展厅之间,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在这里,队员们不仅领略到了大盛魁曾经的辉煌商业传奇,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科技探索中提升了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在非遗传承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队员们将继续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全面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为丰富队员课外实践体验,传承传统手工艺文化。近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乳泉小学组织少先队员赴怀远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展“非遗体验+团队协作”主题实践研学活动。
队员们到达基地后,在木工坊里围在木工桌前,从认识刨子、锉刀等工具开始,一步步体验木筷制作。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粗木坯打磨光滑,用砂纸细细摩挲边缘,原本粗糙的木料在手中逐渐变得温润顺手。队员们举着自己打磨完成的木筷,兴奋地向同伴展示,眼中满是成就感。
随后的扎染体验环节,更是让队员们沉浸在色彩与创意的世界里。基地老师先示范了“捆扎”“折叠”等基础技法,讲解染料与面料的融合原理。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白色方巾,用皮筋扎出星星、花朵等不同图案,再将其浸入靛蓝色染料中,当解开皮筋,看到方巾上浮现出独一无二的蓝白花纹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队员们了解到扎染技艺背后的环保理念,深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最具烟火气的环节当属石磨豆浆体验。在磨房里,队员们两人一组,一人扶着磨柄缓慢转动,一人往磨眼添入泡好的黄豆和清水。随着石磨的转动,乳白色的豆浆缓缓流出,大家分工合作,亲身感受“从豆子到豆浆”的全过程。手绘帆布袋和幼苗移栽活动则融合了美育与劳动教育,让队员在独立创作中展现个性,在种植中感悟生命成长。
团队协作活动中,“移花接木”等游戏活动项目激发了队员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现场气氛热烈。在热带植物展示馆中,队员们兴趣盎然地观察热带植物,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淬炼。让队员们在“做中学、玩中悟”,既传承文化根脉,又学会团结协作。